12月29日,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电视电话会精神,并进行工作安排部署。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占明、陈银邦,相关处室和厅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宁指出,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突出“六稳”“六保”,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疫情防控,紧盯复工复产,强化项目支持,壮大市场主体,扩大文旅消费,深化文旅融合,注重品牌培育,积极培育新业态。及时调整文旅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集中下达文化旅游专项资金2.5亿元。先后开展青海人“游”青海、诚邀全国人民游青海、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等100余项活动。启动“大美青海 生态高地 旅游净地”青海冬春季文化旅游活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10大类334项活动,全省旅游景区均实行冬春免费或优惠票价。我省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一系列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措施,全面激活省内文旅市场,推动文旅行业复苏升温,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已成为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动力。
张宁强调,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部署上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此次座谈会,特别是胡和平部长讲话精神,结合青海实际,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为目标,统筹谋划2021年和“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奋力推进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高点站位。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机遇挑战,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形成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文化旅游名省提供有力支撑。二要明确思路举措。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机制,将青海文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全新的、生态的、高质量的文旅发展新路子。三要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在实施文旅项目、创新文旅业态、培育文旅主体、提升文旅服务、完善文旅机制上狠下功夫,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四要加强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要在文旅消费的新供给和新动能等方面予以重点探索,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培育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提高文旅消费便利度,满足居民消费需求。